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原文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-世界热议
生活中,很多人都不知道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原文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,其实非常简单,下面就是小编搜索到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原文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相关的一些知识,我们一起来学习下吧!
1、辛弃疾的《破阵子·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》中具体描述军营生活的是:八百里分麾下炙,五十弦翻塞外声。
2、描写战斗场面的是:马作的卢飞快,弓如霹雳弦惊。
(相关资料图)
3、抒发词人一生抱负和无尽感慨的是: 了却君王天下事,赢得生前身后名。
4、《破阵子·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》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。
5、原文如下:醉里挑灯看剑,梦回吹角连营。
6、八百里分麾下炙,五十弦翻塞外声。
7、沙场秋点兵。
8、马作的卢飞快,弓如霹雳弦惊。
9、了却君王天下事,赢得生前身后名。
10、可怜白发生!白话译文:醉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,梦醒时听到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。
11、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,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。
12、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。
13、战马像的卢一样,跑得飞快,弓箭像惊雷一样,震耳离弦。
14、一心想完成替君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,取得世代相传的的美名。
15、可惜已成了白发人!扩展资料:文学赏析:第一句,用三个连续的、富有特征性的动作,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,让读者从那些动作中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,去想象人物所处的环境,意味无穷。
16、“挑灯”的动作又点出了深夜情景。
17、夜深人静,无法入睡,只好独自吃酒。
18、吃“醉”之后,仍然不能平静,便继之以“挑灯”,又继之以“看剑”。
19、总算睡着后,方才所想的一切,又幻为梦境。
20、壮士好梦初醒,天已破晓,一个军营连着一个军营,响起一片号角声。
21、这号角声,富有催人勇往无前的力量。
22、而那位壮士,也正好是统领这些军营的将军。
23、于是,他一跃而起,全副披挂,要把他“醉里”、“梦里”所想的一切统统变为现实。
24、二、三两句,突出地表现了雄壮的军容,表现了将军及士兵们高昂的战斗情绪。
25、“八百里分麾下炙,五十弦翻塞外声”:兵士们欢欣鼓舞,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;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。
26、将军神采奕奕,意气昂扬,“沙场秋点兵”。
27、这个“秋”字下得好。
28、正当“秋高马壮”的时候,“点兵”出征,预示了战无不胜的前景。
29、“沙场秋点兵”之后,大气磅礴,直贯后片“马作的卢飞快,弓如霹雳弦惊”:将军率领铁骑,快马加鞭,神速奔赴前线,弓弦雷鸣,万箭齐发。
30、仿佛看到若干连续出现的画面:敌人纷纷落马;残兵败将,狼狈溃退;将军身先士卒,乘胜追杀,一霎时结束了战斗;凯歌交奏,欢天喜地,旌旗招展。
31、然而,在词的最后,作者却发出一声长叹:“可怜白发生!”从感情的高峰猛的跌落下来。
32、原来,那壮阔盛大的军容,横戈跃马的战斗,以及辉煌胜利,千秋功名,不过全是梦境。
33、这处境,的确是“悲哀”的。
34、然而没有谁“可怜”他。
35、于是,他写了这首“壮词”,寄给处境同样“可怜”的陈同甫。
36、从全词看,壮烈和悲凉、理想和现实,形成了强烈的对照。
37、作者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,在梦中驰骋杀敌,在醒时发出悲叹。
38、这是个人的悲剧,更是民族的悲剧。
39、而作者的一腔忠愤,无论在醒时还是在醉里、梦中都不能忘怀,是他高昂而深沉的爱国之情、献身之志的生动体现。
40、这首词在布局方面也有一点值得注意。
41、“醉里挑灯看剑”一句,突然发端,接踵而来的是闻角梦回、连营分炙、沙场点兵、克敌制胜,有如鹰隼突起,凌空直上。
42、而当翱翔天际之时,陡然下跌,发出了“可怜白发生”的感叹,使读者不能不为作者的壮志难酬洒下惋惜怜悯之泪。
43、这种陡然下落,同时也嘎然而止的写法,如果运用得好,往往因其出人意外而扣人心弦,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。
44、这样的结构不但宋词中少有,在古代诗文中也很少见。
45、这种艺术手法也正表现了辛词的豪放风格和他的独创精神。
46、但是辛弃疾运用这样的艺术手法,不是故意卖弄技巧、追求新奇,这种表达手法正密切结合他的生活感情、政治遭遇。
47、由于他的恢复大志难以实现,心头百感喷薄而出,便自然打破了形式上的常规,这绝不是一般只讲究文学形式的作家所能做到的。